米兰双雄共建新球场的计划再次遭遇重大阻碍。据《共和报》最新披露,米兰市政府与 AC 米兰、国际米兰的谈判焦点已从单纯的 "收益分成" 升级为多重博弈,包括 4000 万欧元预算争议、反投机条款及融资担保要求,使得项目在 7 月 31 日法定期限前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。

核心矛盾升级:从利润分账到全面管控

1.4000 万欧元的消失与政治博弈

早在 2023 年协议草案中,市议会曾要求俱乐部出资 4000 万欧元用于翻新 Piazzale Selinunte 等区域,但这一条款在最新草案中离奇消失,引发执政联盟内部激烈争议。民主党领袖贝阿特丽切・乌古乔尼直言,必须 "白纸黑字" 确保公共资金用于社区发展,否则将发起议案阻挠爱游戏登录网页入口协议通过。这一争议暴露出市政府内部对项目透明度的严重不信任,甚至可能演变为政治派系斗争的导火索。

2.反投机条款与转售限制

为防止美国资本(如红鸟资本、橡树资本)在土地交易中牟利,市政府律师正在起草 "反投机" 条款,要求未来转售球场时,开发商需将部分利润返还给市政府,用于周边社区改造。市长贝佩・萨拉强调,这是 "保障城市公共利益的底线"。同时,市政府要求在协议签署时,俱乐部必须放弃圣多纳托、罗扎诺等替代选址方案,确保项目唯一性,这实际上将米兰双雄的未来发展与圣西罗地块深度绑定。

3.融资担保的致命分歧

市政府坚持要求两家俱乐部直接加入融资平台,而非仅由美国基金主导。这一要求源于对资本流动性的担忧 —— 若基金中途撤资,战略地块可能沦为投机工具。对此,俱乐部方面认为这将增加财务风险,尤其在 AC 米兰背负 3.24 亿欧元债务、国际米兰负债 7.34 亿欧元的背景下,直接担保可能引发连锁财务危机。双方在 "风险共担" 机制上的分歧,已成为当前谈判的最大死结。

时间炸弹:7 月 31 日大限与后续风险

米兰市政府已明确将 7 月 31 日定为圣西罗地块出售的最后期限。若届时无法达成协议,项目可能面临三大风险:

  • 行政调查:意大利文化遗产委员会可能重启对圣西罗历史价值的评估,甚至将第二看台列为保护建筑,彻底阻断拆除重建计划。
  • 法律诉讼:美国基金可能以 "政府违约" 为由提起国际仲裁,索赔前期投入的数千万欧元调研费用。
  • 政治反复:2026 年米兰 - 科尔蒂纳冬奥会临近,若球场项目持续搁置,政府可能被迫启用地下体育场等替代方案,导致米兰双雄丧失对新球场的主导权。

历史镜鉴:从合作到分道扬镳的十年博弈

1.共建计划的前世今生

自 2018 年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来,米兰双雄曾五次提交圣西罗重建方案,包括 2020 年 Populous 设计的 "大教堂球场"(容纳 6.8 万人,含商业综合体)和 2025 年的地下体育场构想,但均因市政府的土地溢价要求、环保审查或文化保护争议流产。2023 年,双方分道扬镳,米兰转向圣多纳托、国米选址罗扎诺,但在市政府压力下又重启合作谈判。

2.财务困局与资本博弈

新球场预计耗资 12.81 亿欧元,其中 70% 需依赖贷款。然而,米兰双雄的债务结构使其融资能力备受质疑:国际米兰 66% 股权被抵押至卢森堡基金,AC 米兰则由荷兰离岸公司控股。这种 "嵌套式股权结构" 导致银行对项目偿付能力存疑,直接影响融资进度。

3.欧洲足坛的球场困局缩影

意大利 91% 的球场归政府所有,这一模式严重制约俱乐部收入 —— 米兰双雄每年从圣西罗获得的收益仅为阿森纳酋长球场的 1/3。尤文图斯 2011 年自建球场后,比赛日收入增长 8 倍,这一成功案例倒逼米兰双雄寻求突破,但地方政府的保守监管成为最大障碍。

破局之路:妥协还是对抗?

米兰新球场谈判再陷僵局:市政府加码收益分成与担保要求

目前,双方仍存有限的谈判空间:

  • 收益分成比例:市政府可能从最初要求的 20% 降至 15%,但需附加社区投资条款。
  • 担保机制:俱乐部或通过设立 "土地信托基金" 间接满足要求,避免直接负债。
  • 替代方案:若 7 月 31 日前无法达成协议,米兰可能加速推进圣多纳托项目(预计 2028 年完工),而国米或转向罗扎诺地块,彻底脱离米兰市政府管控。

这场持续十年的博弈,不仅关乎一座球场的命运,更折射出欧洲足球在资本全球化与地方治理之间的深层矛盾。当米兰双雄试图复制尤文图斯的成功路径时,如何在商业利益、历史保护与公共责任间找到平衡点,将是决定项目最终走向的关键。